第一类 刷单返利诈骗
(一)案例
2021年3月21日,家住岳麓区的孙女士在微信群中看到一条信息:“招聘京东兼职,工资现结”。孙女士扫码后进入了一个兼职刷单群,“客服”人员介绍只需按照系统的派单任务拍下商品,截图发给客服,然后再扫码付款就完成一单任务,即刻就可获得本金加返利。孙女士按照对方的提示轻松的完成了一件1000元的刷单任务,不到五分钟,孙女士获得返款1260元。
孙女士觉得来钱快,就要求继续加单。第二次系统派发的是一件42999元的任务,孙女士有些犹豫,但客服声称“金额越大,返利越多”,孙女士完成了这单任务,但她没有收到返利,就咨询客服,客服声称这单任务是三连单,必须完成三次任务才能返利。为了拿回本金和佣金,孙女士连刷两单。可客服又告诉孙女士系统出现故障、返款超时,孙女士需再完成一个冲单任务才能解除超时。孙女士表示没有钱再垫付了,客服将孙女士拉黑消失。孙女士被骗12.5万元。
(二)作案手法及特点
骗子通过招聘平台、社交软件等渠道推广发布兼职刷单信息,承诺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返利,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诱骗受害人。刷第一单时,骗子会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大额刷单后,骗子就会以“连单”“卡单”“系统故障”等早已设计的借口,让受害人再次转账刷单从而实施诈骗。
(三)警方提醒
刷单本是违法行为,网上发布的兼职刷单信息都涉嫌电信网络诈骗。
第二类 网络贷款诈骗
(一)案例
2021年1月6日,因资金周转急需贷款的刘先生接到自称“随心用”贷款APP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可以低利息免抵押快速办理4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刘先生下载“随心用”APP并提交了申请。二十分钟后,APP提示刘先生可获得4万元贷款且正在放款中。刘先生等了一会,客服告知刘先生需先支付制卡保证金9000元。刘先生转账支付9000元后,对方称其转账时未备注转账信息导致操作失败,需再转账9000元。随后,客服又称刘先生征信有问题,需转入贷款金额同样的保证金才能放款,承诺保证金将会随贷款一同返还。贷款心切的刘先生随即按对方要求再次转账40000元,这时,客服却称需购买一份商业保险,要再次转账24000元,刘先生按对方要求陆续转账82000元之后,该APP显示已经放款,刘先生发现无法提现。客服告诉刘先生还要再转5000元保证金才能提现。刘先生意识被骗,于是报警。
(二)作案手法及特点
骗子利用网络或短信发布办理贷款、代办信用卡等虚假信息,附带“无抵押”“零门槛”“低利率”等诱导性话语,吸引受害人关注。骗子冒充银行或贷款公司客服人员联系受害人,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再以检验还贷能力,缴纳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在未放款前先行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三)警方提醒
1、不要轻信陌生来电、短信,不要点击任何来路不明的贷款链接、广告。
2、任何声称“无抵押”“低利率”的网贷广告都存在极大风险。
3、任何在未放款前就要求先行缴纳费用的网贷行为都涉嫌诈骗。
第三类 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诈骗(“杀猪盘”)
(一)案例
2020年12月24日,薛某在某英语学习平台上认识了一名自称在马拉西亚开餐厅的华裔年轻老板,双方互加微信好友后,该男子很快向薛某表白,双方确定恋爱关系。12月30日,该男子向薛某推荐了一个名叫“盛世国际”的APP,声称自己研究这个平台已经三年,可以保证在平台上投资稳赚不赔,还向薛某展示了自己的盈利截图。薛某经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扫码下载了该APP,跟着该男子在平台里买大小和单双。第一次充值1000元,薛某3分钟后便赚了369元并成功提现。薛某于是相信了对方,连续4天共向该平台充值57000元,平台显示薛某盈利50余万元。
1月4日,薛某尝试提现,但不成功,平台客服称需要缴纳盈利金额25%的风险保证金才能提现。薛某于是向网贷平台贷款46000元一并交纳了“风险保证金”,但平台显示系统在维护中。该男子告诉薛某系统维护是因为第二天会有大的走势调整,可以大赚一笔,叫薛某暂时不要提现。1月5日,薛某在对方的诱导下,再次充值3万元,操作了三笔之后薛某很快输光了3万元。薛某决定提现后再不充值,但平台显示账户冻结,客服要求薛某再缴纳23000元保证金,薛某交钱后,客服又说大额提现要12小时以后才能到账。1月6日,薛某发现平台已经无法登录,而那名男子已将薛某拉黑。
(二)作案手法及特点
骗子通过微信、抖音、陌陌、soul等聊天软件或知名婚恋网站,假扮单身“高富帅”“白富美”等身份,寻找有婚恋交友需求的用户,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迅速发展男女朋友关系。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骗子以各种理由拒绝与受害人视频或见面。骗子声称某赌博或理财APP可以稳赚不赔,并制造虚假盈利记录,诱导受害人参与。当受害人进行小额投入后,骗子会快速返利,让受害人尝到甜头、骗取信任。随后便诱导受害人拿出更多资金投注。受害人看到APP账户余额可能在不断盈利,但实际上不可能提现。
(三)警方提醒
1、网络交友需谨慎, 验证真实身份、见面后再投入感情。对方如果要求投入资金,必是诈骗。
2、骗子自称稳赚不赔的网络平台和APP都是诈骗团伙私自搭建的,骗子可以通过后台控制输赢、赔率、充值、提现与冻结。
第四类 虚假投资平台诈骗
(一)案例
2021年2月25日,陈先生被一名微信好友拉入一股票投资QQ群,群主不断发布关于外汇投资的动态消息,消息显示投资回报率很高,群里不断有群友晒出盈利截图。心动的陈先生便与群主联系,群主称自己是一名资深投资理财专家,有专业技术团队,可以获取外汇平台精准涨跌数据,由程序员老师利用这个数据带客户在平台操作,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盈利。信以为真的陈先生立即下载了对方提供的投资软件,并充值15万元,按对方指令操作很快盈利2万余元并成功提现。陈先生于是对“专家”深信不疑,在20多天的时间里陆续充值共计76万元。陈先生的APP账户显示盈利近300万元,陈先生提现时,发现账户冻结,咨询客服,被告知必须再充值50万元作为提现手续费,陈先生按照客服要求充值完成后,账户依然处于冻结状态。此时客服又要陈先生再充值15万升级为VIP,陈先生拒绝,随后客服将陈先生拉黑,陈先生方意识被骗。
(二)作案手法及特点
1、骗子大量地添加他人的微信或QQ,拉进预先设好的微信或QQ群。群里的“专家”会以推荐股票、晒虚假盈利截图等方式骗取受害人信任,群里其他网友也会吹嘘“专家”实力。其实,所谓的客服、“专家”和群里的网友都是骗子扮演的,有的甚至一人分饰多角,对受害人进行围猎。
2、骗取受害人信任后,骗子就诱导受害人到所谓的投资理财平台上进行投资,受害人误以为是在真实、正规的平台交易,实际上这些投资理财平台是骗子搭建的虚假平台。骗子通过修改账面数据制造盈利假象。
3、当受害人发现无法提现时,骗子会以缴纳手续费等理由诱导受害人继续投入,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
(三)警方提醒
1、理财投资必须选择合法正规的平台和机构,可以在证监会、期货业协会网站了解其资质或实地查看情况。不要轻易相信QQ、微信群里的“民间高手”、“行业专家”、“精英”,更不要在一些来历不明的网络平台上投资。
2、切勿盲目加入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群,这有可能是预设好的局,群里可能除了你自己,全部都是骗子,你会不知不觉落入圈套。
第五类 冒充客服诈骗
(一)案例
2021年3月19日,某在校大学生学生刘某接到一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称刘某在网上购买的洗面奶有质量问题,可以额外获得5倍赔偿。因刘某确实网购了洗面奶,便相信了对方。对方称理赔需达到一定的信用等级,但刘某的支付宝信用分不够,需通过刷银行流水提高信用分。刘某并没有钱,对方便诱导刘某网贷,在对方诱导下刘某下载了多个网贷APP,共计贷款28.4万元。为提高信用分数,孙某将28.4万元分五次转到“客服”提供的银行卡账号后,被对方拉黑。
(二)作案手法及特点
骗子通过非法的手段获取个人的精准网购信息,冒充客服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准确说出受害者购买的物品、购买时间等信息,骗取受害人信任。然后称其网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快递丢失,将对受害人进行退款和高额赔付,但是无法原路退回购买账户。骗子以受害人支付宝信用分不够、达不到赔付条件为由,要求受害人多次转账刷银行流水提升信用额度;如受害人没有钱,骗子还会诱导受害人进行网贷。
(三)警方提醒
1、接到自称客服的来电,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可以联系电商平台客服或在线联系网店客服确认。
2、电商平台的官方客服不会添加你的微信、QQ好友。交流和退赔等一切流程请通过官方平台操作。
3、对方一旦让你操作转账、扫码、提供验证码或者使用网贷产品贷款刷流水,必是诈骗。
第六类 冒充领导诈骗
(一)案例
2021年1月10日上午11时许,赵先生的微信收到一条好友验证,备注是某政府机关领导蔡某的名字,赵先生没多想就通过了验证。随后,双方在微信上聊了一会天,“蔡某”非常“关心”赵先生,称该微信是他的私人微信,有事可通过该微信沟通联系。
大约一个小时后,“蔡某”说有一笔钱希望通过赵先生的银行卡转给另外一位领导,要赵先生给他一个银行卡账号。赵先生便把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发给了“蔡某”,不久,“蔡某”给赵先生发送了一张转账10万元的银行转账截图,“蔡某”告诉赵先生,这位领导不希望他的账号转账,请赵先生帮忙把10万元转给这位领导。赵先生没有收到钱,便说等钱到账了立刻就转。“蔡某”称已经咨询了银行,银行回复系统维护,需要6小时以后才能到账;因为他正在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不方便电话联系,希望赵先生先帮忙把钱转过去。赵先生就向“蔡某”提供的银行卡账号转账10万元。晚上10时许,赵先生发现“蔡某”的10万元依然没有到账,于是电话联系蔡某,蔡某告知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赵先生方知被骗。
(二)作案手法及特点
1、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和单位的通讯录联系方式,详细研究单位组织架构、人员组成、联络信息等。一番伪装后,便以单位领导的身份通过微信大量添加相关人员为好友。
2、骗子用关心下属的口吻,让受害人“如沐春风”,极大降低了受害人的戒备。骗子甚至还会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让受害人对个人及事业的未来发展浮想联翩。
3、当受害人感觉与“领导”的关系已更进一步时,骗子顺势而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比如上级领导要求转账等,并伪造虚假转账记录等,声称已将钱转入受害人账户,但会延迟到账。
4、骗子抓住受害人对领导敬畏、不敢质疑的心理,频繁使用“尽快”“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既营造紧张气氛,又避免受害人核实转账真假。
(三)警方提醒
1、不轻信:如遇到自称领导通过微信、QQ等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核实对方身份和所发送信息的真实性;
2、不转账:凡接到领导要求转账汇款或借钱的指令时,必须提高警惕,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第七类 冒充公检法诈骗
(一)案例
2021年3月4日下午,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长沙市通讯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程某办理的手机卡涉嫌诈骗罪,需要接受北京朝阳警方的处理,并告知负责办案的“罗警官”QQ号码。
程某添加“罗警官”的QQ号码后,“罗警官”通过视频向程女士出示了警官证和一张印有程女士照片和身份信息的网络通缉令,严肃正告程某,她的手机号和银行卡涉嫌一宗诈骗犯罪,必须立刻接受调查。随后对方给程女士发送了一个二维码,要求程女士扫码下载名为“资金清查”的APP。程女士下载以后在该APP上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很快,程女士银行卡里的9万元被转走。
(二)作案手法及特点
骗子自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恐吓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需要配合警方办案,并要求受害人添加“办案民警”的QQ或微信。骗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办案民警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和网络通缉令、逮捕令等,受害人陷入恐慌并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骗子然后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下载虚假APP进行“资金清查”,并在APP中填写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该APP实为钓鱼网站,骗子可直接盗刷受害人的银行卡资金。
(三)警方提醒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
2、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网络发布“通缉令”“逮捕令”
“财产冻结令”等;
3、公检法机关不会进行所谓“资金清查”,也不存在任何所谓“安全账户”。
第八类 裸聊敲诈
(一)案例
2021年2月21日凌晨,在长沙工作的张家界男子小李通过某交友软件认识了网名为“一枝梅”的女网友,双方通过QQ聊得非常开心。“一枝梅”给小李发送了一虚假社交平台的手机APP下载链接,提出要在这个APP上和小李视频“深度交流”。小李点击下载APP后,对方给了小李一个提取码。小李输入提取码后,和对方成功视频。“一枝梅”在视频中做了很多露骨的动作,小李也“坦诚相见”。对方挂断视频,后不久,对方给小李发来了刚才的视频录像和小李的手机通讯录,声称要小李出钱把视频买下来,否则就群发给他的家人和朋友。小李只好向对方账户转账26000元。但此时又有一名自称是“网管”的人加了小李,语气态度非常凶悍,要求小李再次转账。小李声称自己没钱了,“网管”便要小李进入“腾讯会议”APP,共享小李的手机屏幕,然后要挟小李到京东、支付宝等多个网贷平台借贷。小李无奈,只好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多家网贷平台贷款共计28万元转账给对方。当对方再次威胁小李时,小李选择报警求助。
(二)作案手法及特点
1、骗子广泛撒网寻找猎物,以美女头像为诱饵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广泛交友,把受害人引流到第三方聊天软件上,然后通过话术,诱导受害人去下载所谓的裸聊APP。这个裸聊APP实则是个能获取通讯录的木马程序,一旦受害人下载该APP,手机上的通讯录就被犯罪嫌疑人的后台掌握获取。骗子发送露骨的视频,其实是事先录制好的一个小视频,目的是引诱受害人“深度交流”。当受害人和这个视频互动的时候,早已经被犯罪嫌疑人录下了整个过程。然后发来受害人通讯录及裸聊的视频进行威胁敲诈,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受害人迫于压力只能照办。犯罪嫌疑人还会要求受害人共享手机屏幕,操控受害人去网贷平台借贷。
(三)警方提醒
1、提高自身抵抗诱惑能力,洁身自爱。在日常网络社交活动中,如果遇到有陌生女子主动添加好友,不要轻信并接受对方的“激情”邀请。
2、不轻易安装陌生人发来的APP链接。在网络虚拟空间里,不要相信网络社交里的“艳遇”,天上不会掉“馅饼”,往往套路就等你跳。
3、如果遇到类似“裸聊”敲诈勒索发生时,一定要冷静分析。不回复对方信息,不转账,不要奢望犯罪嫌疑人会删除视频。
4、一旦出现被骗的情况,不要冲动,冷静保留证据。保存好所有相关聊天记录。立即报警,将证据交警方处理,警方会严格保护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