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常识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安全常识 >> 正文
安全常识
日期:2023-11-30 22:30:11  发布人:Kjxy_wzbwc  浏览量:78
安全常识共分10篇:1、反邪教篇;2、防火篇;3、防盗篇;4、防骗篇;5、防扒篇;6、防抢篇;7、交通安全篇;8、防食品中毒篇;9、防传销篇;10、防毒篇
反邪教篇
一、什么是邪教
199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当前我国的邪教组织进行了界定,指出,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一方面,邪教由于或多或少吸收了一种或几种正统宗教的某些成份,所以在教义、仪式等方面与正统宗教有相似之处,常打着后者的旗号活动,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另一方面,由于邪教是正统宗教的极端主义的异端教派,所以,又与正统宗教以及一般的异端教派(比如部分“新兴宗教”等)有着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已超出了宗教领域内教派分歧的范围,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二、邪教主要特征
1、打着宗教、科学的幌子编造邪说,宣扬“末日来临”;
2、神化邪教头子,搞教主崇拜,进行精神控制;
3、建立地下组织,进行非法活动,不择手段地骗财骗色;
4、邪教的组织形式、名称、职称等是不同的,采取秘密结社是共同的;
5、反科学,反人类,反对政府,仇视社会。
三、如何抵制邪教
不听、不信、不传、不参与。
防火篇
一、高校火灾发生的起因
据资料统计,历年来高校发生的火灾,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㈠、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1、违章点蜡烛:一般的高校都有规定,学生宿舍晚上统一断电熄灯,但个别学生在熄灯后违章点蜡烛看书。如2000年5月8日晚11时30分左右,某高校女生楼的302室一名同学,晚上熄灯后在床铺上点蜡烛看书,结果,因疲劳睡着了,烛火引燃蚊帐造成火灾。
2、违章点蚊香:点燃的蚊香也有700ºC左右,而布匹的燃点为200ºC,纸张燃点为130oC,若这类可燃物品靠近点燃的蚊香,极易引起燃烧。
3、违章吸烟:大家都知道,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ºC,中心温度为700~800ºC,一般可燃物的燃点大多低于烟头表面温度,若点燃的烟头遇低于烟头温度的可燃物,就能引起火灾。例:2001年3月12日上午9时左右,某高校13﹟男生楼402室发生火灾,经调查,原因是烟头引起的,系该室一名男同学7时40分起床后,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半,发现上课时间快到了,把吸了一半的烟放在床头的架子上,去卫生间洗漱后,关门就上课,忘了点燃的烟头还在床头,结果烟头掉在被子上,经一定时间的荫燃后,引起了火灾。因此,大学生在宿舍、教室、试验室、图书馆、防火重点部位及其他公共场所都不要吸烟。
4、违章使用灶具:个别大学生图省事、方便,使用煤油炉、酒精炉,特别是酒精(乙醇)是一极易燃液体,其闪点:12.78ºC,最易引燃浓度:7.1%,如使用不当最易引起火灾事故。
5、违章烧废物:有的大学生在宿舍内烧废纸等物,若靠近蚊帐、衣被等可燃物或火未彻底熄灭,人就离开,火星飞到这些可燃物上也能引起火灾。
6、树林草坪违章用火:如在树林草坪吸烟、玩火、野炊、烧荒,都能引发火灾。因树林地下有较多落叶、松籽球和枯草,冬季草坪枯萎,特别是天气干燥,一遇火种,极易引发火灾,如2002年3月19日,某高校新校区树林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近100亩。
㈡、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除少数是设备上的原因外,大多数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高校由于大学生的因素,引起的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如下:
1、违章用电:高校的建筑物 供电线路、供电设备,都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设计的,在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电吹风、电热水瓶等,使供电线路过载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起火。如2001年9月10日,某高校5号男生楼403 室一名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热水瓶,插上电源插头后,电源线拖在被子上,这时有同学找他有事,人就离开了宿舍,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宿舍往窗外冒烟,原因系线路超负荷,线路发热,绝缘层熔化,造成线路短路起火,低燃点的被子靠近线路,助长了燃烧。违章加粗保险丝或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会造成线路超负荷,短路时不能熔断引起线路燃烧;违章乱拉乱接电线,容易损伤线路绝缘层,引起线路短路和触电事故。因此,大学生要遵守学校规定,不在学生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加粗保险丝、乱拉乱接等违章用电,避免火灾的发生。
2、使用电器不当:如60W以上的灯泡靠近纸等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易起火;充电器长时间充电,又被衣被覆盖,散热不良,也能引起燃烧;过于自信使用电器也能引起火灾。如使用交直流两用不带交流开关的录音机,总以为录音机开关已关,实质上交流还在工作,关的直流而已,长时间电源变压器在工作,使变压器的绝缘下降,变压器聚热引起燃烧。定时供电或因故障而停电引起火灾。例如某学生使用电吹风时,突然停电,电源插头未拨,就离开宿舍,来电时又没有回宿舍,电吹风较长时间工作,引起火灾。因此,大学生在电器使用完毕或停电时,都必须关断电源。
㈢、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
大学生在实验中用火用电用危险物品时,若违反规程规定,也能引起火灾。如有电感的实验设备在使用时用物品覆盖在散热孔上,使设备聚热,导致设备燃烧;用火时,周围的可燃物未清理完,火星飞到可燃物上引起燃烧;化学实验时,将相互抵触的化学试剂混在一起,试验温度过高或操作不当,也能引起火灾事故。特别不按操作规程实验是极易发生火灾事故,例1999年11月30日某大学材料学院反应挤出研究室,大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用可溶剂清洗后未凉干,就放进烘箱,同时烘箱的排风分流未开,使可燃溶剂到达爆炸极限而爆炸,加上周围又有许多的可燃试剂,爆炸后又引起燃烧,其根本原因是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如果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就不可能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二、大学生如何预防火灾
防止火灾发生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单位制定的防火规定,都是火灾事故教训的总结,大学生要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规,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定,预防火灾的发生。
㈠、学生宿舍防火
在宿舍,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乱扔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不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电器;使用台灯、充电器、电脑等电器要注意发热部位的散热,台灯不要靠近枕头、蚊帐和被褥;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不在宿舍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带进宿舍;不在宿舍内焚烧物品;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爱护消防设施,不将灭火器材随意移动或挪作他用等等。
㈡、教室、实验室、研究室的防火
在实验室、研究室实习或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如放置是否妥当,对操作过程是否清楚等,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再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尤其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用剩的化学试剂,应送规定的安全地点存放。
㈢、公共场所防火
剧院、礼堂、舞厅等是人群密集的场所,近年来,多数公共场所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装修,采用了大量的高分子可燃材料,如幕布、垂帐、护墙板、木质柜台等。公共场所的舞台布景多是高分子泡沫材料,易燃且能产生有毒气体;加上电器设备多,用电量大,多条电线在舞台上移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公共场所火灾的预防尤为重要,在公共场所,要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有关规则,做到不携带易燃易爆品去公共场所,如汽油、酒精等;不吸烟或随地丢弃烟头、火种;不使用明火照明;不随便按触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不玩弄电线,以免触电或引起短路;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随意乱跑,不随意到放映室、舞台或柜台内触摸开关按钮等。
㈣、树林草坪防火
高等院校的树林草坪等植被,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侯,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但是由于杂草多,枯草等地被物以及落到地上的枯枝、残叶、树皮、球果等都可成为引火物。一些树种如油松、侧柏、落叶松、桦树等树皮中含有油脂,大都容易燃烧。一旦发生火灾,很快就会蔓延,而且常常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在树林草处,更要注意防火,要遵守有关消防法规,做到不使用明火,严禁做容易引起火灾的游戏;严禁在树林草枰中吸烟;一旦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秋冬季节封山时段及干旱天气尤其要注意防火。
三、怎样打火警电话
1、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
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
3、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
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四、要力争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火灾初起阶段火场面积小、温度低,是便于扑救的最有利时机。在此阶段发现火灾,只要不错过时机,可以用很少的人力和灭火器材,甚至一桶水、一只灭火器,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损失小。因此要注意扑灭初起阶段的火灾。
五、灭火十招
1、发现着火要大声呼喊并迅速打火警电话119,讲清路名、门牌号,然后派人在路口迎候消防车。
2、扑灭火苗要就地取材,如用毛毯、棉被罩住火焰,然后将火扑灭。
3、也可及时用面盆、水桶等盛水灭火,或利用楼层内的灭火器材及时扑灭火头。
4、个别物品着火,要赶快把着火物搬到室外灭火。
5、油锅起火,直接盖上锅盖或将青菜倒入锅内灭火。
6、家用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毛毯、棉被覆盖窒息灭火,如仍未熄灭,再用水浇。
7、电视机着火用毛毯、棉被灭火时,人要站在侧面,防止显像管爆裂伤人。
8、煤气、液化气灶着火,要先关闭阀门,切断气源。用围裙、衣物、棉被等浸水后捂盖,往上浇水扑灭。
9、救火时门窗要慢开,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焰蔓延和火焰突然窜出伤人。
10、要将着火处附近的可燃物及液化气罐及时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六、逃生的基本方法
做好火灾逃生的基本要求是沉着冷静,充分利用各种消防设施,遵循正确的逃生路线,应用有效的逃生或避难方法。实际火灾中,如果能将逃生的方法运用得当,就能顺利逃生。
1、及时发现火情,行动要快,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正确的逃生办法应是在听到火灾警报或“着火啦”的喊声后,不要迟疑,立即起床,穿衣或拿好衣服、钱物,关闭电源,跑出房间,关好门后进入走道,奔向楼梯间向下层疏散。如有广播,应仔细倾听,遵循广播指引的疏散路线和注意事项。当无广播或人员指引疏散时,应选择距离近而直通楼外地面的安全通道疏散,以逃到着火建筑物之外地面最为安全。
2、如打开房门发现走廊或楼梯间有烟气流动时,最好返回洗漱间将衣服、毛巾淋水沾湿、掩住口鼻,以低姿寻找安全通道逃生。除了正常的疏散通道外,一、二层的门、窗、阳台等处也是大可利用的安全出口。
3、当楼梯口或下行通道被烟火封锁时,首先要弄清烟火弥漫的程度和必须通过的距离。如果必须通过的烟火区距离很短,火势很弱,一冲即可通过时,则应淋湿衣服,掩好口鼻毫不迟疑地过去,闯过去就能获安全,也可利用楼内消火栓,以喷雾水流掩护人流快速通过。
4、当着火层的上部各层和以下各层都必须共用一个安全疏散 通道时,则应首先让着火楼层的人员先行撤离,次之为着火层的以上各层,再之为着火层以下各层。因为烟火向上部发展蔓延速度最快,上部首先受到火势威胁。因此,当上层着火时,其下各层人员不必惊慌,与上层逃生人流争抢通道。
5、当确认正常的安全疏散通道已被烟火牢牢封死时,不必惊慌。可用楼内的各种辅助安全设施,如防烟楼梯、紧急疏散通道、紧急电梯、室外楼梯以及消防电梯等设施,尽量向地面疏散。
6、当确认无法逃至外面时,则应寻找临时避难场所,等待消防队救护为主要行动方案。如进入避难层、避难间、防烟室、防烟楼梯间、撤退至楼顶平台的上风处,进入未着火的防火分区或防烟分区之内等处,求得暂时性的自我保护。
7、当确认走廊已被烟火封死(用手先摸房门,如果烫手则说明门外已有烟火),无法开门冲出房间时,应首先紧闭房门,封堵烟火侵入。避至阳台,若无阳台,可将窗帘、床单、被单等撕开制成绳索,最好用水打湿,牢固系栓于暖气管、窗框等部位,顺绳沿墙从窗口滑下,滑下时最好怀抱枕头或靠垫之类物品,以便“软着陆”。如所住楼层高,则进入下层的阳台或窗口。若此层火情仍与上层相同,则应按上述方法逐层下滑,直至达到较为安全层,再从安全通道逃至地面。也可利用滑杆、安全绳、缓降器等工具逐层滑降。因为相对着火层及以上各层而言,以下各层都还是相对安全的。火场自我逃生的行动,要根据火势发展情况和楼内环境的消防设施情况,灵活掌握自己的逃生行动。尤其要重视借助排烟系统、通风系统、通讯系统、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指示和避难设施等,为自我逃生创造有利条件。
七、用电安全
1、最常发生电线短路的位置是插座及插头接触部位,电线外露受外力损坏或电器过热,造成内部短路。
2、拉拨插头习惯性紧拉电线,将造成电线松动引起火灾。
3、家庭电器的使用,最常引起的危险是长时间使用,配线或马达过热而破坏绝缘,造成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4、家中常见发生火灾的电器设备有鱼缸马达过热、皮带机卡死空转、神明桌上的灯长期使用而短路、浴室抽风马达、及插头从未检查积碳引起等。
5、电器插头不常擦拭,就会在插头两极逐渐积灰尘、毛发或产生铜绿,增加电阻抗,进而产生火灾。
6、家庭电器外壳,通常是接一条接地线,目的万一漏电时,可将外漏之电流由接地线导入地面,以免人体触电(接地线通常为绿色)。
7、身体潮湿时,因水是导体的,电流容易经由水通过人体而造成触电。
8、不能充电之干电池拿来充电,会有爆炸的危险。
防盗篇
一、校园盗窃的方式及手段
纵观以往发生在校园的盗窃案件,可以看出盗窃分子在作案前或作案过程中往往有种种活动,供我们识别。
1、借口找人,投石问路。外来人员流窜盗窃,首先要摸清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治安防范措施等。往往以借口找人为由打探虚实,一旦有机会就立即下手。
2、乱闯乱窜,乘虚而入。有些犯罪分子急于得到财物,根本不“踩点”,而是以找人、借东西为由,不宜下手就道歉告退,如有机会立即行窃。
3、见财起意,顺手牵羊。有些偶然的机会,使盗窃分子有机可乘。看见别人的摩托车、自行车没锁,顺手盗走。趁宿舍内无人,将他人放在床上的钱物窃为己有。
4、伪装老实,隐蔽作案。个别人从表面看为人老实,工作、学习积极,实为用此作掩护,作案后不会被人怀疑。
5、调虎离山,趁机盗窃。有些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诱你离开宿舍,然后趁室内无人行窃。
6、混水摸鱼,就地取“财”。宿舍内发生意外情况或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时,乘人不备,进行盗窃。
7、里应外合,勾结作案。学校学生勾结外来人员,利用学生情况熟的特点,合伙作案。
8、撬门拧锁,胆大妄为。不法分子趁学生上课、假期宿舍无人等时机,大胆撬门拧锁,入室盗窃。
二、被盗的原因
1、混编宿舍,人员较乱、互不了解。因上课、外出时间不统一,容易被盗窃分子钻空子。
2、马虎大意,缺乏警惕。宿舍每人一把钥匙,外出时互相依赖忘了锁门,夏季休息不关门窗,给盗窃分子可乘之机。
3、随意留住外人。有的同学在社交中认识一些校外人员,带回学校,随意留住。由于了解不深、情况不明使窃贼乘机作案。
4、宿舍钥匙随意借给他人,钥匙管理混乱,容易发生财物的丢失。
5、新生入学,老生离校及节假日时,人员较乱且流动较大,容易发生被盗,并且此时学生手中现金较多,损失相对较大。
6、有些同学在上课或到教室自习时,携带随身听、复读机、MP3播放器等贵重物品及现金,课间休息或下课后将上述钱物随意放在教室书包内。因人员较乱或教室无人,发生丢失。
三、防盗的措施
㈠、宿舍防盗
1、严格宿舍楼管理制度,加强值班。值班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对外来人员要有登记,防止不法分子混入宿舍。
2、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将贵重物品锁入小柜,或随身携带,室内无人时要锁门、关窗。
3、现金存入学校银行,存折加密。密码、存折、身份证等要分开存放,不要将密码告知他人。
4、严格落实《学生公寓管理规定》,不随意留宿他人,对外来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5、同学之间搞好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㈡、自行车防盗
1、购买新车一定要有发票,办理落户手续以防丢失。一旦发生丢失也便于查找、认领。
2、自行车放在指定地点,并要及时上锁。露天存放自行车,可将两车锁在一起,使窃贼难以搬走,减少丢失。
3、高档摩托车,自行车存入学校专人看管的车棚内。假期离校将车搬回宿舍,或交朋友看管。
4、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车锁,防止被人捅撬盗车。
另外,我们建议您在上学期间不要购买高档自行车,以减少丢失后的经济损失。
㈢、教室防盗
1、不要随意将随身听、复读机、MP3播放器等贵重物品及现金放在教室,课间休息随身携带,以防被盗。
2、下课后将书包背回宿舍,不要图方便放于教室内,以防物品丢失。
四、盗窃犯罪分子在车船上的主要手段
1、偷梁换柱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种手段,事先物色好目标,在乘客的行李(旅行包、提包、密码箱)旁边,放置一个相似的行李(里面装着一些不值钱的东西),然后寻找机会或制造机会进行掉包。如果当场被失主发现,犯罪分子则会很“客气”地向您赔礼,佯装成掩盖自己的罪行。
2、浑水摸鱼
车(船)到站(码头),上下的旅客较多且拥挤,车船上发生纠纷吵闹时,乘客与送行者话别时,这些都是犯罪分子作案的好时机。更值得注意的事,有时犯罪分子会有意制造混乱,然后伺机行窃。
3、窗外黑手
犯罪分子通常在夜间采用此手段。犯罪分子或混在送行者中间,或在站台上向车厢里窥视,或“送人”进车厢寻找目标。当选准了目标后,等到列车开动的一刹那,突然窜到车窗前,抢走茶桌上的财物,利用黑夜溜走,当你发现呼叫时,列车已开动,旁边的人也来不及做出反应。
4、抛砖引玉
拉关系,套近乎,设诱饵,投你所好,骗取信任,以假象麻痹你,然后伺机盗走财物。
5、瞒天过海
做笼子,设圈套,花言巧语,以售其奸,千方百计骗取钱财,这是近年来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段之一。
6、顺手牵羊
趁便利之机或专门寻找便利的时机,随手拿走人家的东西,这是行窃者惯用的手段。
防骗篇
一、诈骗者常用的骗术
1、假冒身份,流窜行骗。诈骗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证件等与人交往,骗取财物后迅速离开。且诈骗地点,居住地点不固定。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诈骗分子利用新生入学,学生人地生疏、毕业生择业心切等心理,以帮学生找熟人、拉关系为学生办事为由行骗。
3、招聘为名,设置圈套。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家住农村、贫困地区、家庭困难等条件。抓住学生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的心理,以招聘推销员、服务员等为诱饵,虚设中介机构收取费用,骗人财物。
4、以次充好,恶意行骗。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少,购买商品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到宿舍或私定的场所销售伪劣商品,骗取钱财。
5、虚请家教,实为掠“色”。诈骗分子利用假期学生担任家教之机。以虚请家教为名,专找女学生骗取女生的信任,骗财又骗“色”。
6、精心策划,网上行骗。诈骗分子利用学生上网时机,在网上用假名交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之后打印成文找你恐吓:拿钱了事,不然就交XX地处理进行威胁,诈骗财物。
二、受骗的原因
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都是因为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便宜,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的。
1、“高攀门弟”的心理。一些人沾染“拍马屁”的习惯,一见高级干部及子女的出现,就“顶礼膜拜、见之恨晚”,这样很容易成为诈骗的对象。
2、“利令智昏”的心理。有些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真假不分,眼睛只盯在“钱眼”上,警惕全无。
3、“封建迷信”的心理。轻信“神”、“鬼”、“命运”。不相信客观实际,不懂装懂,轻意相信对方。
4、“崇洋媚外”的心理。贪图享受,追求国外生活,上当受骗。
三、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1、识破身份伪装。诈骗分子常常以各种假身份出现:国外代理商、XX领导亲属、华侨、军官等。有时用“托”称来人是XX首长乘XX高级车等。遇这种情况不要急于表态,不要草率相信,要仔细观察,从言谈话语中找出破绽,辨别真伪。
2、识破手法变化。诈骗分子常常变换手法,如改变姓名、年龄、身份、住址等。此地用A名,换地用B名,而诈骗分子一身多职,时而港商、时而华侨、时而高干子弟、时而专家学者,但全是假身份。因此要发现对方多变的现象,从中引起警惕找出疑点,识破其真面目。
3、注意反常。如果您对犯罪分子仔细观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发现有反常现象:别人办不了的事他能办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他能买到;别人犯法他能担保等。这些与常规差距很大,虚假性就越大。因此对这些谎言,要冷静思考识破骗局。
4、当心麻醉剂。诈骗分子为了达到目的,有时也用害人本领,有时宴请、有时赠礼或投其所好,不惜花本,吃小亏占大便宜诱你上当。
5、主动出击,打破骗局。请你通过犯罪分子的讲话口音、谈语内容以及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名地点,对社会的了解等识破其真面目;从犯罪分子的举止行动、行为习惯、业务常识、所谈及人的姓名、职务、住址、电话等,判断其真伪;从身份证中核实其人,并千万牢记“没有免费的宴席,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样就能防止或减少被骗。
在此,我们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谨慎交友,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互相帮助;遇有不明问题,充分依靠组织、老师和同学;自学遵纪守法,不贪占便宜。发现诈骗行为,及时报警。
防扒篇
扒手常用的三大招数:
第一招:徒手。使用这招的,多是30~40岁年龄段的“资深”扒手,他们“技术”一般很“熟练”,通常“单飞”。这种扒手多出没于拥挤的公交车上,一般拿报纸等物品作掩护,并且与你零距离接触。
第二招:镊子夹。通常用于行走间,在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扒手利用市民行走间衣兜、裤兜的空档,用镊子将前面事主的东西夹出。扒手通常在上车拥挤等车分神之时,或广场、商店等地施展这招。要留心身后,别随手将手机、钱物放在不设防的地方。
第三招:剪刀片割。这种方法多被用于静坐状态。剪刀一年四季通用,主要“对付”衣袋,特别是内袋,刀片主要出现在冬季,用于裤兜、皮包。这种方法多被用于不太挤的车上。扒手坐在事主后面,利用坐椅旁边或下面的空隙进行扒窃活动,衣服敞着的事主尤其受“欢迎”。
此外,扒手常用的伎俩还包括:
“抢门”:扒手最喜欢乱中下手,乘客挤车时是扒手作案的“好机会”。他们经常混在人群中,拼命往前挤,但手却伸进乘客的口袋扒钱包和手机,或是拉开乘客的提包拉链探走囊中之物。等乘客都上车了,他们得手后却逃之夭夭。
“粘客”:一些扒手选定目标紧跟左右,一旦乘客放松警惕,便给小偷提供了可乘之机。
“调虎离山”:他们通常是四五个人一同上车,由一同伙挤乘客身体,分散其注意力,其他同伙伺机下手扒窃。
“掩护”:扒手一只手抓着车顶吊环,手臂弯曲起来挡住乘客视线,另一只手扒窃。此外,报纸、雨伞、购物袋,也多是他们用于掩护的手段。
“背扒”:扒手与事主背靠背,将手伸到后面扒乘客装在后裤袋的钱包,或拉开事主提包的拉链掏走财物。
“穿椅扒窃”:扒手从椅背的空隙伸手掏前面乘客裤袋的钱包。
防抢篇
提高警惕防“两抢”:
1.时刻警惕突然靠近的陌生人或飞驰而来的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
2.外出尽量不要携带巨款在身上,如确实必要,最好有人陪同。
3.随身所带的钱包、证件和贵重物品,尽量放在内衣贴身的口袋里。
4.尽量不要背长带挎包,手机不要挂在腰间或脖子上,项链不要露在衣领外。
5.商场、银行、公园、工厂、住宅区门口以及公共汽车站等人群拥挤的繁华路段是“两抢”案件的多发部位,要十分小心。
6.不要单独在偏僻、阴暗的地方行走,特别是晚间要设法绕开行人稀少、光线较暗的立交桥等偏僻的路段。
7.外出前最好告知工友或舍友去向、大概返回时间、联系电话等信息,以便发生意外时及时联系。
8.不要搭乘非法营运的摩托车或的士,尽量乘公交车辆或合法的士,下车时人群拥挤,要提高警惕。
9.发现有可疑人员尾随,应设法甩掉“尾巴”或速向警方和亲朋好友求助。
10.尽量不要带包、贵重物品、手提电脑出外。如必须携带手提电脑外出, 请尽量用其他包代替电脑包。也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电脑包内, 例如钱包、身份证、护照、银行卡、户口簿、飞机票等.东西比较多就拎个塑料袋或纸袋子。如果必须要带一些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或现金,那就尽量打的士。
11.最好走人行道而不要靠路边行走,不要边走路边打手机。避免挤车,宁愿等下一路车,不要为了一个座位给小偷以可乘之机。
12.如果您在路上携包行走时,请注意马路上有无正在路边慢行或停在一旁但已打好火可随时开动的摩托车或汽车。走路或等车与人尽量保持距离,环顾四周,路边的围观尽量不要参于,提高警惕。
13.去不熟悉的地方尽量自己找或问警察,切忌不要让别人带领。不要轻易怜悯任何人,现在很多乞丐都是职业乞丐。尽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包括问路,感觉异常应马上摒住呼吸并报警或求助。有人主动和自己搭话应尽量避开,保持一定距离。
交通安全篇
一、大学生交通安全的概念与交通事故的危害
交通安全是指不发生交通事故或少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观条件,即指交通参与者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警惕,不因麻痹大意而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交通安全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道路行走、乘坐交通工具时的人身安全。只要有行人、车辆、道路这三个交通安全要素存在,就有交通安全问题,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断送美好的前程,甚至生命。据上海市交通巡警总队事故防范处统计,2001年上海市大学生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00起,死亡4人,伤220人。
二、大学校园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校园内人流量、车流量急剧增加。许多高校教师拥有私家轿车已不算希奇,摩托车更是普遍,学生骑自行车的很多,开汽车上学也已不再是新闻了。校园道路建设、校园交通管理滞后于高校的发展,一般校园道路都比较狭窄,交叉路口没有信号灯管制,也没有专职交通管理人员管理;校园内人员居住集中,上、下课时容易形成人流高峰等等原因,致使高校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交通事故经常发生。据武汉某交通大队统计,1999年4月至2002年4月该辖区十余所大专院校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16起,伤15人,死亡6人,其中重大交通事故5起。
三、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
㈠、校园内易发生的交通事故
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头脑里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同时有的同学在思想上还存在校园内骑车和行走肯定比公路上安全的错误认识,一旦遇到意外,发生交通事故就在所难免。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最主要的形式,表现为行人在走路时边走路边看书边听音乐,或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
例1:广东某高校李某,虽然是个近视眼,可他却最喜欢戴着耳塞边听音乐边走路边看书,有时候车到了他跟前才发觉。同学提醒他要注意,他却当作耳边风。2001年11月的一天下午,他跟往常一样一边听着音乐、看着书回宿舍,经过一个是十字路口时,一辆桑塔纳轿车从他左侧开过来,汽车鸣笛,他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结果汽车刹车不及将他撞倒,幸好车速不是太快,否则性命难保。
(2)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大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即使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更是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
例2:如2000年5月,上海某高校两位男同学在操场踢完足球后,在回寝室的路上还余兴未尽,在路上相互边跑边传球,此时身后正好驶来一辆两轮摩托车,驾驶员躲闪不及撞上了其中的一位,驾驶员方向把握不稳,那位学生被撞成右小腿骨折。
(3)骑“飞车”。一般高校校园面积都比较大,宿舍与教室、图书馆等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所以许多大学生购买了自行车,课间或下课时骑自行车在人海中穿行是大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部分学生骑车技术也实在“高超”,居然能把自行车骑得与汽车比快慢,孰不知就此埋下了祸根。
例3:2001年,某高校学生张某,头天晚上在网吧里上网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多才回寝室休息。一觉醒来已快到上课时间了,他起床后顾不得梳洗匆匆下楼,骑上自行车飞快朝教室奔。当他骑到一个下坡向右转弯的路段时,本来车速已很快但他还觉得慢,又猛踩了几下,就在这时迎面来了一辆小轿车,因车速太快避让不及,连人带车掉进了路旁的水沟里,致使右胳膊骨折,自行车摔坏。
㈡、校园外常见的交通事故
(1)行走时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余暇空闲时购物、观光、访友要到市区活动,这些地方车流量大,行人多,各种交通标志眼花缭乱,与校园相比交通状况更加复杂,若缺乏通行经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难怪上海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说:“在各个大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少数学生书读得越多,越不会走路,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越淡薄,不仅在校园里乱骑车、乱停车,在马路上违反交通规则也时有发生。”
例4:1999年10月,南京某重点大学一位男生丁某,双休日与几个同学上街。街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熙熙攘攘,不一会儿丁某与同学掉了队。正当他着急四处张望时,同学在马路对面大声叫丁某的名字,他就慌忙朝马路对面跑过去,此时一辆大卡车正飞驰而来,将其撞倒并从他身上碾压过去,为此丁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2)乘坐交通工具时发生交通事故。大学生离校、返校,外出旅游、社会实践,寻找工作等都要乘坐各种长途或短途的交通工具。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因乘坐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群体性伤亡,教训十分惨重。
例5:1994年7月,湖北某高校学生放暑假后,七位老乡邀好一起乘一辆车回家。途中要经过一个汽渡码头,按安全管理规定汽车过汽渡,乘客必须下车。但乘客认为上车下车麻烦,就没有下来,司机见他们都不想下来也没有再坚持。汽渡船离岸后,由于江面上风大浪急,加上汽车手制动不灵、车轮下又没有塞三角枕木,停在尾部的汽车从汽渡船上滑入江中。车上45名乘客,25人死亡,3人下落不明,只有17人获救,七位学生无一生还。
四、交通事故的预防
1、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是最起码的要求。若没有交通安全意识很容易带来生命之忧。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外,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安全。以下两点是大家必须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
(1)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拦,过街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2)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乘坐长途客车、中巴车时不能贪图便宜,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不要乘坐“黑巴”、“摩的”,因为这些车辆安全没有保障。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五、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办法
1、及时报案
无论在校外还是在校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首先想到的是及时报案,有利于事故的公正处理,千万不能与肇事者“私了”。若在校外发生交通事故除及时报案外,还应该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出面处理有关事宜。
2、保护现场
事故现场的勘查结论是划分事故责任的依据之一,若现场没有保护好会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造成“有理说不清”的情况。切记,发生交通事故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
3、控制肇事者
若肇事者想逃脱一定要设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可以发动周围的人帮忙控制,若实在无法控制也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辆牌号等特征。
六、发生车祸如何自救
1.迅速检查车祸现场,积极寻找伤员,并对重伤员进行优先救助处理。
2.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应立即清理其上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
3.对昏迷伤员,迅速解开其衣领,采取侧俯卧位,如遇舌头后坠时,可将舌尖牵出,也可将伤员的头部后仰,以保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
4.对创伤出血,可临时采用指压止血法。
5.就地取材及时包扎伤口,对脱出的肠管不要送回腹腔,应用大块敷料覆盖后,扣上盆、碗以保护肠管;对脑膨出时,可用纱布圈围在膨出部周围,或用碗覆盖脑膨出部,包扎固定,以防脑实质干燥或受压。
6.对骨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和大块软组织伤,应灵活采用木棍、树枝、玉米秸、铁锹等固定;对已离断的肢体,应妥善包扎,送往医院,以备再植。
7.对大面积的烧伤,可用较清洁的衣服、雨衣、布单保护伤面,粘在伤面上的衣服可不脱掉。
8.在运送脊柱、脊髓受伤伤员时,务必谨慎、得当,避免脊柱弯曲或扭转,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尽量减少搬运次数。
另外,受伤后至手术时所间隔的时间与死亡率成正比,危重伤病员每延迟30分钟,死亡率则增加3倍,因此运送伤员应力求迅速。
七、登山应如何注意安全
1、要合理携带行装用具,最好带上拐杖、绳子和手电筒;
2、天黑以前,一定要到达预定目的地,以免夜间露宿,造成诸多不便;
3、登山要根据个人的体质,量力而行,结伴而行;
4、雨天、雾天时不要冒失走险路,以免因浮土、活动的石头、路滑、视线不清而失足滑跌;
5、雷雨时要防止雷击,不要攀登高峰,不要手扶铁索,不要在树下避雨;
6、不要穿塑料底鞋或高跟鞋登山;
7、登山时可少穿一点衣服,如停下来,特别是汗流浃背时要披上暖和的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8、要注意山林防火。
9、要防毒蛇咬及野兽袭击。衣服要包紧身体,不要有太多裸露在外,以防被毒蛇袭击;
10、在深山、树林中行走,要注意防止迷路,特别是在阴雨或大雾天气。因此,事先最好找个向导同行,不要单独行动,不要到深山密林里去。
防食品中毒篇
一、造成食物中毒的危害因素
1、食品本身有害有毒:如毒草、莽草、发芽的马铃薯、木薯、苦杏仁、河豚鱼、湟鱼、毒蚌等。
2、食品被有害有毒物污染,如化学毒物、有害生物污染。
3、不卫生的设备,容器或用具。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使用了腐败变质的原料。
6、剩余食物未重新加热。
7、误用有毒有害物。
8、不适当的贮存。
9、食品加工烹调不当。
10、个人卫生素质差。
二、食物中毒分类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充及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的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的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
三、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败变质、油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司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曾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四、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各种叶菜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五、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菜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六、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
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
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
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
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七、为什么烹调方法不当,可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烹调方法不当,会产生多种致癌因素。
1、动物肉、鱼类等动物蛋白,火候超度,容易产生致癌物氨甲基衍生物,所以动物禽畜肉类、鱼肉类,不可爆炒,烧焦后更不宜吃。
2、高温加热或油炸食品,可产生致癌的多环芳烃物,因此应少食或不食油炸食品。
3、新鲜蔬菜洗切后搁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因此蔬菜应现洗、现切、现炒、现吃,这样既避免产生亚硝酸盐产生,也减少了营养素的损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
4、严禁用煤、原油、木柴等燃料熏制食品,否则会产生致癌物3.4苯并芘,对人体有害。
八、为什么会出现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首先应有中毒的食物,并且该食物中带有足够剂量的致病因子,具备了这两条,即可引起食物中毒。
经分析,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十大因素: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防传销篇
一、什么是传销
根据第444号国务院令,公布的《禁止传销条例》中定义了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传销与变相传销活动中主要的骗人伎俩
伎俩之一:传销的利润来源不是靠零售产品而是靠下线入会的费用
从前不久查获的在东北及河北部分地区活动猖獗的“武汉新田”变相传销案件看,传销组织中等级严格,共分为会员、推广员、培训员、代理员和代理商五个等级。根据每个人的业绩,由低到高逐级晋升,发展1名下线就可成为会员,按入门费的15%提取报酬;发展3~9人可成为培训员,按入门费的20%提成;发展10~64人的可成为推广员,发展65~391名的为代理员,按入门费的42%提成;发展392名以上的为代理商,可按其收取入门费的52%提取收入。
伎俩之二:暴力与精神双重控制
传销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犯罪活动,这是因为传销组织采取暴力和精神双重控制,使参加者很难脱离传销组织。不少人被“洗脑”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对传销和变相传销理念深信不移。
除此之外,传销组织还逼迫参加者发展下线,继续诱骗朋友、同学加入。由于传销人员发展对象多为亲属、朋友、同学、同乡、战友,其不择手段的欺诈方法,导致人们之间信任度严重下降,引发亲友反目,甚至家破人亡。
伎俩之三:没有商品的“销售”
最近查获的非法传销活动通常都是无商品的销售,就是俗称的“拉人头”销售。这些传销以骗来多少人为依据进行计酬和提成,所谓的商品只是作为一个媒介,并没有到消费者的手里。
伎俩之四: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和变相传销
成都市工商局和公安局成功破获了美国互联网基金的一个传销组织。其组织自称通过在全世界发行,融资建立一个覆盖世界各城市(包括街道、乡镇)的庞大商品配送体系。其具体做法是,通过他人介绍,使用介绍人的注册名称和密码,登陆网站认购174美元一股的基金,认购后即成为基金的销售会员,3年内可获得8190美元的回报;如果继续介绍他人加入,不断推销基金,还能不断得到报酬。在国内,加入互联网基金,需缴纳1680元人民币。加入者将钱款交给介绍人,由介绍人或其上线将钱款汇往美国。
伎俩之五: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取学生加入传销组织
传销组织以招工为由,利用年轻人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心态,掩盖非法传销的事实。“好工作”的诱惑是学生被拉下水的第一帮凶,一些在校学生求职心切,而传销组织宣扬的“好工作”、“高收入”使他们丧失了抵制诱惑的能力,加之传销组织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导致一些在校学生迷失于传销漩涡中难以自拔。
还有一些参加传销的学生对传销组织者宣称的“一夜暴富”理念产生兴趣,或被传销头目提出的“平等”“关爱”等虚拟的东西所迷惑。
防毒篇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具有具有依赖性、具有非法性、具有危害性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中毒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通过毒素侵蚀、损害人的精神、躯体和神经系统,造成情绪障碍、智力下降、 人格改变、发生精神病态; 使躯体摄取营养困难,心血管运动发生障碍,损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严重时至呼吸循环系统衰竭死亡或者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至死亡。 吸毒不仅使瘾君子们受到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毒品的高额费用和强烈诱惑,致使犯罪行为猛增,危害社会秩序和人类安全, 使人类陷入灾难之中。毒品的危害
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分为四个方面: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如何预防毒品
在我国现有的吸毒者中,青少年吸毒者占80%以上,而这些青少年又多数是中学毕业后1—3年里开始吸毒的,他们大多对毒品一知半解,对它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如何才能预防毒品、抑制毒品的诱惑呢?
1、保持心理防线,切记不要盲从。青少年由于社会阅历很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特别喜欢对同龄人的行为推崇和盲从。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他们吸得,我为什么吸不得。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产生尝试毒品的念头,永远同毒品保持距离,特别是在有人——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或者是亲朋好友——大肆吹嘘毒品的妙境,甚至无偿提供毒品的情况下,更应提高警惕,抵御诱惑,不中圈套,同时将这些人的行为及时报告家长、学校、当地公安机关。
2、培养不吸烟的良好习惯,杜绝不良嗜好。那些从中学开始就吸香烟的人,最容易因好奇而染上吸毒的坏毛病。他们认为,吸烟不算什么,不是许多大人都吸吗?然而,对于没有鉴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从吸烟到吸毒只有一步之遥,曾有戒毒专家警告说:“吸烟是吸毒者的预备军”。因此,预防吸毒也要从不吸烟开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
3、慎重交友、杜绝攀比和赶时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吸毒青少年都是基于从众心理或迫于伙伴压力而染上毒瘾的。那么,家长、老师都有义务对子女、学生进行交友指导,未成年人自身也应自觉地选择那些有理想、有道德、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的人作为自己的伙伴和朋友。以免由于交友不慎而与吸烟者、吸毒者为伍。同时,还要克服攀比和赶时髦心理,有些青少年在自觉不自觉地不想“丢面子”中,毒品就可能经骗子而缠上你。
4、正确面对挫折。人的生活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一生可能要经历诸多挫折和考验,升学挫折、就业挫折、恋爱挫折、婚姻家庭挫折、事业上的挫折随时可能出现,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每一个人都应成为生活的强者,以理智、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把挫折当成新的征程和垫脚石,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孕育成功。


点击数:78收藏本页